樂清灣1號橋項目不管是施工場地建設、班組作業建設,還是項目駐地建設,都呈現出工廠標準化井然有序的姿態。讓標準成為習慣,不只停留在口頭上,胡風明在該項目進場之初就提出嚴格要求,他不僅工作作風嚴謹,還有多年深入一線的經驗和以項目部為家的責任心。
“讓標準成為習慣,讓習慣符合標準,讓結果達到標準”,這句話醒目地張貼在樂清灣1號橋項目指揮部的外墻上。它最早是鐵道部提出的常態化管理目標,胡風明借用了這句話,用來時刻督促樂清灣1號橋項目的施工建設。
2014年初,樂清灣1號橋項目進場,時任項目經理的胡風明總結過往項目施工經驗,提出“標準化管理”概念,把抓好職工和管理干部行為規范,強化標準化、規范化、精細化和人性化管理突出出來。
標準化管理,這在當時的公路工程項目管理中,還是一個較新的理念,但胡風明的初衷很簡單。“就一個要求,對任何的檢查、參觀要求不能現場停工,一定要在平時就養成隨時接受檢查的習慣。”
查閱了全國各地的公路工程項目管理經驗,沒有找到可借鑒的方案,胡風明決定“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”——邀請咨詢公司駐地,以占地面積210畝的預制梁廠為試點,引進標準化管理,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。
至今兩年多時間,樂清灣1號橋項目在標準化管理方面加大投入,生活區不僅建有餐廳、浴室,還有籃球場、健身房,職工宿舍配有電視、空調,給全體員工提供了一個優美、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。施工現場嚴格按照工廠標準化建設。另外,項目部還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,對員工的基本身份信息、特長、技能培訓、違章情況等實時錄入更新,項目管理向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模塊化方向發展。
樂清灣1號橋項目的標準化管理已達到胡風明的預期效果,他給的評價是肯定,是“成功的”。
回想去年一年,辦公室成員小趙對胡風明的印象是“幾乎一夜白頭”。樂清灣1號橋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大高差變截面節段梁預制懸拼技術,“預制好的梁只有在拼裝上橋的時候才知道是否精準,預制過程中即便再規范精準都不是最后結果。我們到處參觀學習都沒有找到成功案例,一點把握也沒有。”2015年5月,第一片梁拼接成功,胡風明心頭懸著的那塊大石頭才開始慢慢落下。這一年,也是樂清灣1號橋項目部收獲榮譽大滿貫的一年。
如今,樂清灣1號橋項目已漸漸步入正軌,但落在胡風明肩上的壓力依然不減。“安全、質量、進度、成本控制等問題會一直貫穿整個工程項目。”
聲明:項目管理培訓師在線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 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瀏覽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 如果你對本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底部的“投訴與建議”和我們取得聯系。
請您注意:
·自覺遵守:愛國、守法、自律、真實、文明的原則;
·尊重網上道德,遵守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各項有關法律法規;
·嚴禁發表危害國家安全,破壞民族團結、國家宗教政策和社會穩定,含侮辱、誹謗、教唆、淫穢等內容的作品;
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;
·您在項目管理培訓師在線網“評論”中發表的作品,項目管理培訓師在線有權在網站內保留、轉載、引用或者刪除;
·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。